东方来的贤士
1 耶稣诞生在犹大的白冷城,那时候正是黑落德为王的时代,几位贤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 ① 2 他们问:“刚刚诞生的犹太君王在哪里呢?我们在东边天际看见了他的星,特来朝拜他。”
3 黑落德王一听说这事,就非常惊慌不安,整个耶路撒冷城民也跟他一样不安。 4 他召集了所有的司祭长和以色列经师,要他们把默西亚出生的地方确切地指出来, 5 他们回答说:“应该是在犹大的白冷, 6 因为先知在书上写过‘你呀!犹大的白冷城呀!你决不是犹大城邑里最小的一个,因为将有一位领袖从你这里诞生,他将牧养我的百姓以色列。’”
7 黑落德王秘密地召见那几位贤士,询问了星星出现的确切时间, 8 然后派遣他们前往白冷,并对他们说:“去仔细寻查那婴孩。如果你们找到了他,赶快告诉我,我也好去朝拜他。”
9 黑落德王的召见结束后,这几位贤士就动身出发了。那颗曾显在东方天际的星星指引着他们,一直来到婴孩出生的地方,星星便停下来。 10 贤士们又看见了那颗星,都非常高兴。 11 他们进了屋,看见婴儿和他母亲玛利亚,立刻跪伏朝拜了他。他们把带来的箱子打开,献上黄金、乳香和没药做为礼物。
12 他们在梦里得到一个启示,叫他们不要再回去见黑落德,他们就从另一条路回自己的家乡了。
圣家逃往埃及
13 贤士们离去后,上主的天使在若瑟的梦中显现,并且对他说:“起来!带着婴儿和他母亲一起到埃及避难吧!你要留在埃及,直到我再召叫你;因为黑落德正要找出这婴孩,想把他杀了。” ② 14 若瑟立刻起来,当夜就带了婴孩和他的母亲往埃及逃去。 15 他留在埃及,一直到黑落德死去。这就应验了上主曾借先知所说的话:“我从埃及召回了我的儿子。”
无罪婴孩遭屠杀
16 黑落德察觉出自己被那几位贤士愚弄了,震怒不止,他派人到白冷城,把城里和城周围不满两岁的婴孩都杀掉了,这是按照贤士们告知的星星出现的时间推算的。 17 这就应验了先知耶肋米亚曾说的话:“ 18 在辣玛这地方,人们听到哭声,哀恸悲戚之声响彻不止;是辣黑耳在痛哭她的子女,他们都已死了,她不能再得到安慰。”
圣家回国
19 黑落德死后,上主的天使向在埃及的若瑟显示, ③ 20 在他梦里告诉他:“动身吧!带着孩子和他的母亲回到以色列去,那些想杀害孩子的人都死了。” 21 于是若瑟整理行装,带着孩子和他的母亲返回以色列。 22 若瑟听说阿尔赫劳已继承了他父亲黑落德的王位,统治犹太,就害怕回到那里去。梦里他又得到了天使的指示,便退避到加里利境内, 23 住在一座名叫纳匝肋的小村庄。这样便应验了先知所说过的话:“人们称他为纳匝肋人。” ④
2.1:福音中不曾提到的有关耶稣的事迹或故事,从教会的初期开始,就有许多通俗作家试着去补充和想像。这些故事和在犹太人中已流行的亚伯郎及梅瑟的童年故事很相似。像福音中的贤士,星星和白冷城婴儿大屠杀等情节都来源于那些故事。如果今天有人想从星象学的角度去研究,看看在那时刻有什么星星出现,这无疑是荒唐可笑的。 玛窦使用了这些故事。他考虑的不是这些故事是否真实可靠,而是有一个更伟大的目的:他想告诉人们,耶稣曾像他自己时代的人一样生活过。这也更证实了那些出自旧约的预言:“这应验了……先知说的话……”。也就是建议人们去重读那些经文。这里既谈到了子民,又宣告了耶稣的到来。就某种意义来说,耶稣的生活方式都是以前曾经有过的:寻找、追索、欢欣、伤痛,但这一切都在他那里获得了新的意义。 贤士很可能是受人尊敬的司祭或拜火教的先知们。在此,他们代表了其它一切的信仰文化。就在犹太司祭们以及天主子民的领袖们对耶稣的诞生毫不留心的时刻,天主却把这消息告诉了异族的朋友们。这是一次超越时代的教诲:耶稣是天下万民的救主,不仅是犹太人的救主。 星星的故事提醒我们:天主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召叫人。耶稣让加里利的渔夫先体会捕鱼的奇迹而后召叫他们,异族人相信星星,天主就通过星星来表达特殊的含义。天主知道怎样利用人类的事件和想法来和我们沟通。
2.13玛窦在叙述屠杀无辜婴孩及逃往埃及时,引用了欧瑟亚和耶肋米亚两位先知的两段话,都是有关天主子民在过去遭受的痛苦和磨难。耶稣的命运势必和祖先民众一样,生活在放逐的痛苦中。从他出生开始,迫害就追随着他,直到他的死亡。玛利亚从一开始就分担了耶稣的苦难和他救赎的使命。 教会传统总是把“无辜者”和耶稣的受难连在一起,这些“无辜者”在不知不觉中分享了耶稣的光荣。这提醒我们,天主洪大无限的爱情拥抱了数以万计被谋杀的儿童,他的爱也拥抱了那些尚未享见黎明之光,便被夺去了生命的群众。我们该怎样看待这些令人窒息压抑的可能性呢?不论是个人还是整体社会,谁导致了这样的灾难,谁就要为后果付出巨大而痛苦的代价。然而天主在统领全局,我们确信,他确实知道我们人类命运的方向。尽管人类可以做自我毁灭的事情:谋杀、屠杀、战争、疾病,可是这一切都不能限制天主对人类无限的爱和慷慨。不论福音中的仇敌使多少人倾流无辜的鲜血,教会依旧诞生并延续下来,天主的计划不可阻止。可悲可叹的是人类那伤痕累累的精神仍旧在历史的长河中呻吟求救,我们是否真正地认同并接受了耶稣呢?
2.19返回了以色列:福音导引性的故事在此接近尾声了。故事宣告了耶稣的使命:救世主将被自己的百姓所遗弃,被当权者所猎捕,他将把救赎的大业转向其他民族。犹太人把加里利看成是半个异邦(4:15)。耶稣在这个小村庄住了三十年,长大成人,做了一个木匠。世界正期待着主的救赎(谷6:13)。
2.21人们称他为纳匝肋人:玛窦在这里用了一个双关词,“纳匝肋人”在希伯来语中的意思为“嫩枝”(依11:1)或是“纳齐尔”(户6:2)。那时有宗教团体像若翰一样为人训道授洗,人们称这些人为“纳齐尔”。耶稣既是“嫩枝”,又是“纳齐尔”。 许多人常猜测,从耶稣十二岁时在圣殿中出现(路2:43),到三十岁出来传播天国的福音,这段时间他做了什么?福音对此没有交待。于是有一些人就推测说耶稣去了印度学魔法,以及跟那里的行僧学如何行奇迹,甚至说他拜访过外星的精灵。这些都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凭空捏造。 首先我们要记住,福音不是耶稣的传记,没有记述他从生到死的故事。福音记载了耶稣最重要的言行。这些极有意义的言行能使我们体察天主之子对我们的启示。福音不是要告诉我们耶稣长得怎样,是否高大强壮,是金发还是黑发,或者其他一些最早基督徒不感兴趣的事。福音的成书和初期基督徒团体的形成、发展及团体的精神需求有密切的关系。早期基督社团的信德与精神直接影响了福音的选材、编辑和成书。马尔谷和若望福音是从耶稣接受若翰洗礼开始的,接着是耶稣的传教生涯。后来,玛窦和路加写了一点有关耶稣童年的事,好帮助我们了解这个人的神秘性。 再者,让我们来读一读玛13:54-56。为耶稣的行为而感到震惊的纳匝肋人并没有说:耶稣那一套肯定是从外国学来的,因为他常常出国……他们只是感到奇怪:那个木匠的儿子到底怎么了?我们是看着他长大的……他到底是怎么了? 再次之,我们可以说,表达天主圣言的同时也是在表达人类的经验。先知们传述天主的圣言并非像录音机一样重述天主的话,他们是讲内心深处警觉及被触动的感受。天主完全是利用先知那敏锐、警醒的人性来对群众说话,因为人群在迷失或受苦……耶稣在内心获得了人类悟性的智慧,成为一个成全的人。为此,他完美地传达了天主的圣言。耶稣没有虚度在纳匝肋的时光。他首先扎根并沉浸在自己民族的文化中,观察那些影响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事,他体验了劳动、人际关系、感情、苦难和压迫。 耶稣做为人类的一员,首先接受了人类的这些客观条件:特定的文化、理想、时代、政体、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等……这样他才会真正成为我们的救主,他的言词才有穿透并超越人类局限的可能。他的圣言首先是真正源自人类经验的智慧,透出天主神圣的光辉,在任何时代都具有份量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