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耀万民的星辰   主显节 元月六号

2024-01-04 17:56     阅读量:7994

照耀万民的星辰

主显节 元月六号

从埃及法郎直到美索不达米亚的国王,都侵略过巴勒斯坦这块土地。这块土地在历史上饱尝外邦人的欺凌。以色列人希望有一天可以赶走这些侵略者(咏137:8),而报复、复仇、反击,但这并不是天主的计划。在公元前三世纪时,一位无名先知向人宣报,哪些才是天主的计划:「到那天,将有一条大路,由埃及通至亚述:亚述人要到埃及去,埃及人要到亚述来;埃及和亚述将共同敬拜上主。到那天,以色列将属第三,联同埃及和亚述成为大地上受祝福的,因为万军的上主曾这样降福说:『我的百姓埃及,我双手的工程亚述,我的嗣业以色列,是应受降福的』(依19:23-25)!这是一个令人惊讶,从来没有听过,不可相信的信息:以色列是天主施行救恩的中间人,将藉着以色列使历史上两大敌人 ― 埃及与亚述获得救恩。

一个世纪前,另一位先知曾经宣讲:「至于那些归依上主,事奉他,爱慕上主的名,作他的仆人,又都遵守安息日而不予以亵渎,并固守我盟约的异邦人,我要领他们上我的圣山,使他们在我祈祷的殿里欢乐,他们的全燔祭和牺牲在我的祭坛上要蒙受悦纳,因为我的殿宇将称为万民的祈祷所」(依56:6-7)。天主的计划将在雅各伯家族中实现(户 24:17),正如上主对他所许诺的这颗星辰 ― 基督。衪的光明照耀在处于黑暗中的所有人身上,这黑暗是由先辈们在仇恨中带来的,将所有人都带向同一个家庭;而这就是主显节所带给我们的希望的信息,所庆祝的就是光的节日。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样的信息,现在让我们重复以下的话:上主,你的光明可以结出正义与和平的果实,求你使这光常燃不息。

 

读经一:依 60:1-6 

这篇诗歌是在圣经中较优美的,我们看看它的历史背景与地理环境。首先从历史背景开始:在诠释圣诞节的第一篇读经时,我们已经明白在公元前587年以色列历史上所发生的悲剧事件。这个被践踏的城市,有的只是一堆堆废墟。在先知眼里,这个被毁灭的城市就像一个寡妇,孤独地坐着;失去生活的勇气,垂头丧气;失去了丈夫与子女,被人带到外邦人的地方。随着时间的过去,这些被充军与流放的人终于可以返回自已的家乡,并且常常受着思乡情绪的困扰。以色列充军前与充军后的历史,好像一个曾经辉煌与引人注意的王皇后,在皇宫里受别人的朝拜;现在却变成了奴隶,衰老及无人安慰(哀 1:1)。

它的地理环境:耶路撒冷被两座山环绕着,在福音中也提到了:「则德隆与革责玛黎」。在早上,当太阳初升时,耶路撒冷象是在闪电发光,而在它周围的峡谷仍是黑暗的。在希伯来文中,则德隆的意思是「黑暗」。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与地理环境中,先知要说什么呢?当早晨的第一缕晨光照耀在橄榄山上时,整个耶路撒冷城被照亮了。于是这样梦想着:耶路撒冷,这个憔悴的寡妇,现在成为光茫四射、迷人、人人喜爱的少女。早晨的阳光陪伴着她,像一件迷人的彩色上衣。先知邀请整个城市放弃悲伤,抬起头,擦干泪水,因为他的新郎。上主,因着她的不忠而舍弃了她,现在却重新将她赎回(4节);这并不只是新郎返回,充军流放的子女们也一起回来。只要举目观看他们就够了(4节),那些被放逐的子女,将由新郎亲自由远方领回来。

先知的神视继续,他邀请耶路撒冷将目光朝向西方:在地中海平面上,有斐利斯(FINICIA)、希腊、塔尔士的商船,这些国家是太阳下山的地方。这些都是主的祝福与礼物(​​5节),有来自东方的一大群骆驼,将阿拉比外来的出产与舍巴王国昂贵的香料带来:调味品、香水、金子,这些都是很宝贵的。

 这样雄伟与壮观的场景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在主显节出现这样的场景呢?先知有一个梦想,就是所有的充军与被放逐者都可以返回耶路撒冷,所有失散的人都可以重新相聚。然而,这样的梦想却很难实现,因为现在那些被放逐的以色列子民已经习惯了在充军之地的生活,他们不愿意去面对料想不到的新的困难。

其中有些人,只是少数,想终生留在巴比伦。那些返回的却受到讥讽与嘲笑:看到耶路撒冷仍然是一片废虚,没有任何希望,没有任何光明,由旷野与海上来了一些人民,在那里居住,但只是劫夺与抢劫。

虽然面对这些可以理解的冲突与误会,以色列仍然相信上主的许诺,上主不会欺骗他们。即使在他们感到最悲伤的时候,先知还是继续这样说:「震动万民,使万民的珍宝来;我必使这殿宇充满荣耀」(盖2:7)。「塔尔史士和群岛的众王将献上礼品,舍巴和色巴的君王,也都要前来进贡」(咏72:10)。

天主介入的日子将会是令人难以忘记的,这位如此宣讲的先知,即使仍然在,也将对上主的工程感到惊愕与惊讶。照耀耶路撒冷的光与照亮普世的真光来自逾越节,从那天起,普世人类开始朝圣之旅,面向上主的圣山,朝向被选的子民的团体 ― 教会,就是建在山上的城(玛5:14),为在世上开始和平的王国。这是一个标记。

主显节的意思是「上主的显现」。在东方礼中,这个节日的重点不在来朝拜耶稣的贤士身上,而是在耶稣的诞生,即圣诞节,就是光明显现的节日。在西方礼中,圣诞节是在12月25日庆祝,这个节日庆祝上主的光明显现给万民,并邀请普世人类回应上主救恩的邀请。

 

读经二:弗 3:2-6 

「奥迹」这个词,在福音中只出现了两次,是耶稣对宗徒们说的:「因为天国的奥妙,是给你们知道,并不是给他们知道」(玛13:11),「天主国的奥义只赏给了你们,但对那些外人,一切都用比喻」(谷4:11)。但是却常常在《保禄的书信》与《默示录》中出现。这样的词汇,指天主通过以色列子民对世界的计划,是隐而不彰,不可理解的,因为是来自天主的计划。人不能理解与明白天主的计划,因为正如「天离地有多远,上主的道路与思想与人的思想有天壤之别」(依55:9)。

我们从来不明白天主的思想,将我们带到哪里去,人类最后的命运是什么,天主创造的目标又是什么?

耶稣时代,很多人认为天主会通过神秘,藉来自天上的奇迹来认识天主。在读经二中,保禄证实认识天主的奥秘途径与人的认识是不同的。认识天主奥秘的思想与计划,不是通过神视,而是宣传者、宗徒、基督徒团体的先知们,就是那些从天主接受礼物,可以明白天主奥秘的人。

他们能明白天主的计划,是因为他们注意上主的计划正在自己的子民中间实现;将目光放在上主的行动上,接受来自上主的启示,他们明白上主的计划从永远已经开始。保禄也证实自己是那些被选而发现上主计划的人之一。读经二的第二部分(5-6节),保禄强调「天主的奥迹」的意义:所有人的得救。天主对亚巴郎与他的后裔作的许诺,不只是对以色列子民,而是通过他们向所有人的许诺。过去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天主的计划,他们认为外邦人不包括在天主的计划中,是虚无与空虚(依40:17)。现在,藉着基督,天主显示了外邦人也同为继承人,是天主救恩的受益者,与选民一样,同为一个身体(6节)。

保禄用感人的话语,在这篇读经前,已经强调了天主的这个奥迹,现在重温一下:「记得那时你们没有默西亚,与以色列社团隔绝,对恩许的盟约是局外人,在这世界上没有希望,没有天主。但是现今在基督耶稣内,你们从前远离天主的人,借着基督的血,成为亲近的了。因为基督是我们的和平,他使双方合而为一;他以自己的肉身,拆毁了中间阻隔的墙壁,就是双方的仇恨,并废除了由规条命令所组成的法律,为把双方在自己身上造成一个新人,而成就和平。他以十字架诛灭了仇恨,也以十字架使双方合成一体,与天主和好。所以他来,向你们远离的人传布了和平的福音,也向那亲近的人传布了和平」(弗2:12-17)。

读经二告诉我们,天主向外邦人显示了自己的光明。

 

福音:玛2:1-12

教会初期,基督徒对贤士很感兴趣,这是古代基督徒艺术家一个很重要的题材:他们将贤士朝拜耶稣的绘画雕刻在教堂的墙壁上。福音并没有详述有关贤士们的信息,缺少一些最基本的信息,如:从哪里来?有多少人?他们的名字是什么?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来的?他们返回自己的家乡后做了什么?他们死后被埋葬在哪里?

有很多传说回答这样的问题。有的说他们都是国王,一位黑人,来自非洲;一位来黄种人,自亚洲;另一位白人,来自欧洲。他们在不同的地方被同一颗星辰所吸引,于是从各自的地方出发,在同一个地方相遇。这样他们共同前行,一齐来到白冷。他们的名字是加斯帕(GASPARE, 无胡须的年轻人)、默基隆(留着胡须的年长者)、巴拉德撒(BALDASSARRE,一位有着浓密胡须的中年人)。显然这是三个不同年龄的代表。他们乘坐骆驼来到白冷,当他们返回后,在120岁时,一天他们又一次看到了那颗发光的星辰,便再次出发,又在阿拉托里亚(ANATOLIA)相遇,在那里里共同庆祝圣诞节。他们也在同一天去世,他们遗体被世界各地所敬仰:先埋葬在君士坦丁堡,后在米兰,最后被移到了德国的科隆。

 这些都是令人喜悦与动人的故事,但是与福音所叙述的信息有很大出入,也不是作者想通传的信息。现在,我们从一些比较感兴趣的细节开始。

首先,并没有说他们是「三位国王」,只说是「贤士」。他们是属于占卜者,观察星象者;因着他们的智慧,受到人们敬仰的人,因为他们可以解释梦境,预测未来,并通过自然现象与生活中特殊的事件看到天主的旨意。

无须惊讶,在《玛窦福音》中有关于贤士的叙述,这是一个象征:所有外邦人,在天主来临前,就已经为基督的光打开了心灵的眼睛。

看到了衪的星:人们普遍认为,当人诞生时,将会有星星在天空中显现:大的星星是为富人,小的星星是为穷人。如果一颗彗星出现,那是新皇帝诞生的标记。贤士们真的看到了这颗彗星了吗?

有很多天文学家观察时间与能量,检验是否在二千年前的天空出现过一颗特殊的星辰,并与耶稣诞生的时间相符合。他们证实,在公元前11-12年,出现了哈利彗星(HALLY),然后在公元前7年在天空中木星(统治的星星)与火星出现了三次。他们的这种寻找精神令人感叹与欣赏,但是用这种方法,寻找出现在白冷的彗星的执着,有助于找到诺厄方舟。

读玛窦的这段福音,使人想起,玛窦并不是在说一个正常的自然规律:贤士们所看到的星辰,将他们从耶路撒冷带到白冷,就是从北到南移动。这真是一个偶然事件吗?所有天上的星星都是从北到南。

玛窦所说的星辰并不是在天上,而是在《圣经》中。玛窦的读者对《旧约》很熟悉,并一直等待,希望可以看到《户籍记》中所记载的那颗星。在户22-24章中,叙述了巴郎与他的愚蠢的对话者。与今日福音所说的一样,巴郎是一位东方的巫术,占卜者。一天,他没有看到星星,于是说:我看见衪,却不是在现在;我望见衪,却不是在近处:由雅各伯将出现一颗星,由以色列将兴起一权杖,击碎摩阿布的额角,粉碎舍特一切子民的脑盖。由雅各伯将出生一位统治仇敌者,衪要除灭依尔的遗民(户24:17,19)。

在耶稣诞生前的1200年里,巴郎,因着明眼男子的神谕(户24:3),从那时起,以色列人开始怀着焦急的心情等待这颗星的出现,这颗星就是救世主默西亚。叙述贤士们从东方看到了星辰,福音作者想要说,从雅各伯的苗裔中,出现了一位人们所等待的救世主,就是耶稣。他就是那颗星。

现在我们是不是要将马槽中的星星放置一边呢?不是的,我们要对着那颗星星默想,并要将之告诉我们的朋友与子女,告诉他们这颗星不是天上的行星,而是耶稣,可以照亮每人的光明(若1:9 )。他就是早晨那颗发亮的星星(默22:16)。

《玛窦福音》大概写于80年,他想说明什么呢?那时,有很多外邦人已经加入了教会团体,并且认出耶稣是救世主,且朝拜衪;而犹太人虽然很长时间等待救主,却拒绝承认耶稣是救世主。这段福音叙述也是一个比喻,是初期基督徒团体中正发生的事情。外邦人怀着诚实、虔诚与坚忍的心去寻找从天主那里所得到真理,他们找到了。玛窦也向人叙述了另外一件特殊的事件:贤士们(外邦人的象征),如果他们不通过犹太人的旧约经典,就不能认识基督,不能走向认识基督的路。以色列,虽然没有跟随这颗星,却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是所有子民获得救恩的媒介与桥梁。

现在我们把今日福音与第一篇读经联系起来。先知说,当上主的光在耶路撒冷照耀时,所有的人将带着他们的礼物走向这座圣城。藉着对贤士们的叙述,作者告诉我们,这样先知性的话语已经实现。在默西亚这颗星的带领与光照下,外邦人(贤士们所代表)已经带着自己的礼物,就是黄金、乳香与没药,朝耶路撒冷走去。这些人民的虔诚给予这些礼物意义:黄金指承认耶稣就是国王,乳香代表朝拜耶稣的神圣性,没药代表耶稣的人性。这些的确在耶稣的逾越奥迹中实现了。

骑着骆驼而来,是历史,不是传说,因为今日读经一也说「成群结队的骆驼,以及米德杨和厄法的独峰驼要遮蔽你,它们都是由舍巴满载黄金和乳香而来,宣扬上主的荣耀」(依60:6)。不同的是,在面对上主带给他们的喜悦与救恩时,牧羊人停留在那里,而贤士们却俯身朝拜救主(11节)。他们的动作使人想起了皇宫的仪式,跪下来亲吻国王的脚,或者是人在面对天主的神圣性的一种亲吻。外邦人认出在白冷的这个婴儿就是他们的国王,并为国王带来了礼物。

贤士们成了世上所有让基督的光带领人的象征与代表。他们是教会的象征,由不同的民族、种族、语言与国度的人组成。加入教会,并不意味着自己的身份,不是要让自己承受不义与扭曲的制度。每人与每个民族都可以保持自己固有的文化与风俗传统。普世教会的面目也是多彩多姿的,普世教会也从这样的面目中汲取营养。再富有的人,也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再穷的人,也有可以奉献给别人的礼物。

已有0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