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年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弥撒经文解析(神父讲道参考)

2023-09-16 17:45     阅读量:4883

甲年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弥撒经文解析(神父讲道参考) 

宽恕 ― 神人共庆

 

         「不要破坏像线一样脆弱的友谊,因为破坏一次,即使彼此修和,也会留下一个结。」这是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老师教给我的一句谚语,至今仍时常保留在脑海中。当我每次遇到因误解而造成的冲突、不和与别扭、分歧与意见不同时,我都会认真思考,彷彿友谊即将结束。有一种友谊,按照圣经中的话说,就是忠实的朋友,是生命和永恒的妙药:「惟有敬畏上主的人,才能寻得」(德6:16)。 你抛弃了朋友,正如从你手中放走了飞鸟,莫想他再回来。「不要追赶他,因为他已远去,他已逃走,像一只脱了罗网的羚羊一样;因为他的心已受了创伤」(德27:21-22)。没有能力去宽恕,害怕对犯错的人给予信心与勇气,不相信别人,这些都是来自邪恶的力量,使撕裂的友谊难以治愈。

         我们宽恕自己是有困难的:我们后悔地折磨自己,不肯接受弱点的羞辱,将所犯的错误拖延到一个未触及爆炸的危险炸弹上。只有与自己内心有平安关系的人,才能认识自己的错误,才能从罪恶的痛苦经验中获得积极康复的可能。

         我们不愿意宽恕别人,因一些失望、背叛的妄想,亦可能害怕再受伤害太大,使人们的关系破裂,对所犯的罪行进行报复,几乎是无法抑制。如果任由彼此猜忌的思想与情绪占有我们的心,就会失去内心的喜乐。如果设法恢复彼此关爱时,天主也经历百倍的快乐。 即使是一个老人,天主也会让他重新开始,使他有充满活力的机会。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样的讯息,现在让我们重复以下的话:

天主,求你不要看我们的罪过,但将祢生命的气息赐给我们。

 

读经一:德27:30-28:7

         谁若感到自己是不正义的受害者,本能上的反应就是认为做这些事的人应该为此事而负责,并且愤怒、急躁,仇恨自然地从内心开始。但是从内心想想,这样的做法对阻止邪恶的蔓延有没有好处,可不可以修复彼此的关系,或者会使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呢?

         在人类的历史中,这样的问题有着不同的答案。在远古时代,为补偿那些受委曲的的人和为了阻止有更多的人受害,往往采取很果断与迅速的方法:比如说报复犯错误的人,以恶报恶。受到这种惩罚的第一人就是加音的儿子,拉默客。他是第一个取了多个妻子的人,在自己的妻子面前说:「阿达和漆拉倾听我的声音,拉默客的妻子,静听我的言语:因我受伤,杀了一成年;因我受损,杀了一青年;杀加音的受罚是七倍,杀拉默客的是七十七倍」(创4:23-24)。

与此一致的报复思想,就是所谓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思想(出21:24)。但福音所说的是:不要以恶报恶,而是对别人的惩罚是适当与相符合的。

         在《旧约》的思想中,对正义的要求并不只是通情达理、公道、合法的;而是要回归到其本质与原义上。这对正义提出更高的要求。 《肋未记》中有命令:「不可复仇,对你本国人,不可心怀怨恨;但应爱人如己:我是上主」(肋19:18)。这是以色列人中有智慧的人必须达到的至高点。这段读经的中心思想对我们今天也是很好的建议。

         《德训篇》的作者,一个充满智慧、有着生活经验的人,劝戒自己的门徒们。一个一个地试图说服他们避免由复仇、愤怒、忿恨的欲望所决定的无谓的行为。这样的复仇的思想与心情是令人讨厌的,在天主与人之间创造不可逾越的鸿沟,阻止天人之间的对话。然后作者继续反思,要求自己的门徒们保持正义的心情,内心向慈悲开放。向受委曲的人保持一颗良善的心,这是获得天主怜悯与宽恕的一个必要条件:「人若对人怀怒,怎能向上主求饶」(3节)。

         这些是简单、清晰和平静的反思,以天主的国为最后目的,耶稣所建议的通往成全的道路已在《旧约》中。

 

读经二:罗14:7-9

      在《致罗马人书》的第十四章,保禄谈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主要是怎样解决团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不同意见。

         在罗马有两种基督徒团体:其中一些被称为「软弱的」,他们很仔细地遵守古老的传统和守斋的规定,度着一种很清苦的生活,远离一些肉类食物;另一类就是所谓的「强势者」,他们比较成熟,认为只有一种义务,就是对兄弟的爱,对于别的规定就是自由地遵守。正是因为这种所谓「保守主义」与「开放主义」之间的冲突,罗马的基督徒团体之间气氛紧张。那些软弱者控诉强势者为悲观主义者,认为他们是没有德行者,且不忠于梅瑟法律。而那些所谓「强势者」,有时行动充满强烈的动作,认为「软弱者」的思想落后、保守,不能明白福音带来的真正意义。如何与持有反对思想的人和平共处?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在今天,也是不容易的。)

         保禄,属于「强势者」的团体成员,提出两点准则:一、为两种团体都适用,即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原则。保禄首先向所谓的「强势者」团体要求尊重那些「软弱者」的团体,尽管他们的敬礼与传统有点不太适用于当时。然后,保禄叮嘱那些「软弱者」,不要滥用他们的这种习惯与传统。在「软弱者」的团体中,保禄要求他们不批评「坚强者」,不判断,且不能认为他们如果不遵守旧约传统,就是对福音的不忠信(罗14:1-6)。如果这两个团体都能够遵守他们的原则,而不再彼此轻视与批评,这样就能够和平相处,就可以避免误解、分歧与紧张的局面出现。

         接下来的几节(7-9节),就是今天的读经二,向我们介绍了解决问题的一个原则:基督徒应该明白,我们不只是为自己而活,寻找自己的益处,而是为主而生活。在与兄弟姊妹的关系中,无论如何,不应该只按照人的标准行事,或生或死,都应该是为了主。

 

福音:玛18:21-35

      在第一篇读经中,我们解释了当人受委曲和攻击时,怎样一步一步地保护自己、攻击对方:就是会对别人报复,而不是宽恕,并且往往做了超出对方给我们的伤害。

      在耶稣时代,人与人之间非常注重彼此间的和平相处。人们批判报复的思想,发怒,仇恨并要求彼此间的修和。那些犹太精神领袖这样教导:如果谁犯了错,就必须承认错误,并恳求别人的宽恕;而被得罪的人也必须宽恕得罪自己的人。如果拒绝宽恕别人,犯错误的人就必须在两个证人前证明自己做了该做的一切,来恳求宽恕,并愿意与别人和好。如果被得罪的人在与别人和好之前去世,那么对这位得罪了人的人就应该在被得罪的人的坟墓前放一块石板,并这样写道:「我对你做了恶事。」

         为以色列子民来说,宽恕是他们的责任和使命,但是宽恕并不是无止境的,正如犹太经师们证实的,宽恕一个人不超过三次,到第四次,就必须诉诸于法律。

         今天的福音用一个问题开始:我必须宽恕我的兄弟多少次,直到七次吗(21节)?这里可以看到,伯多禄明白耶稣想超越由犹太经师们所规定的宽恕次数限制。他一定记得耶稣在《山中圣训》中所说的:「所以,你若在祭坛前,要献你的礼物时,在那里想起你的弟兄有什么怨你的事,就把你的礼物留在那里,留在祭坛前,先去与你的弟兄和好,然后再来献你的礼物」(玛5:23-24)。「因为你们若宽免别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宽免你们的,但你们若不宽免别人的,你们的父也必不宽免你们的过犯」(玛6:14-15)。伯多禄所呈现的问题与耶稣的教训有关:「你们要谨慎!如果你的兄弟犯了罪,你就得规劝他;他如果后悔了,你就得宽恕他。如果他一天七次得罪了你,而又七次转向你说:我后悔了,你也得宽恕他」(路17:3-4)。 

         伯多禄感到迷惑:「七」这个数字是完整的意思,需要无条件与无限制地宽恕,但只是想询问与证实他所理解的意思。也许耶稣的答覆令伯多禄感到震惊:「我不对你说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22节),这里是重复拉默客带有讽刺与轻视的话语,有条件的报复是没有意义的。从这点出发,耶稣想要说的是,宽恕是没有底线与限制的,必须是一直做到底的,就像对待加音子女们的骄傲自大,宽恕他们没有底线一样。耶稣用一个比喻来解释宽恕到底的意义(23-35节)。

      一位必须向国王偿还一万塔冷通的负债者被带来,一个塔冷通相当于36公斤金子的价值,一万塔冷通的价值,在当时的社会中,在希腊语中的意义,是一笔价值巨额财产,相当于一个人200,000年的工资,需要用2,400,000布袋来装满,要偿还这样一笔款,其难度是无法想象的。

         圣经使用了二十个图像来定义罪。在基督之前的最后几个世纪,还加上另一个图像:就是人欠天主的债务。人们常常感到用人的方法并不能补赎自己所犯的罪。 祈祷,牺牲、奉献、守斋、善行,这一切并不能赔补人违反法律所带来的后果。人在天主前总感觉是负债的人。只有法利塞人在天主前可以保持正义。他们这种悲观的想法(保禄也有这种思想):「因为所有的人都犯了罪,都失掉了天主的光荣」(罗3:23)。在天主前,人是无偿还能力的负债人。

         在今日福音的比喻中,这个主人就是天主,祂对这个呼求天主的负债人,显示了自己的宽恕与大方,免除了他所有的债务。没有天主不宽恕的罪过,没有任何罪过超过天主的仁慈与爱的力量。对这个讯息,保禄也有同样的感受:「天主涂抹了那相反我们,告发我们对诫命负债的债劵,把它从中除去,将它钉在十字架上」(哥2:14)。

         这个人如何积累如此庞大的债务? 也许通过接受上主给他的许多恩赐?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天主给人的恩赐是免费的,不会使人成为负债者。 那么,就像经师的想法 – 罪恶? 这个解释不能满足,我们将会看到原因。

         今日福音的第二部分(28-30节),介绍另外一位仆人,必须偿还第一个仆人一百「德纳」的负债人。一百「德纳」的价值,相当于一个工人一天的工资,与国王宽恕那个欠一百塔冷通的人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第二个负债人也向第一个负债的人恳求,希望也获得得同样的怜悯。这个无情的仆人却抓住第二个仆人的脖子,开始窒息他,说:将你所欠的还给我。

         这个比喻的中心讯息很明确:在两个负债人之间那种极不平等的价值,以及天主愿意随时无限制地宽恕人的罪过;人却相反,总是希望与人算到最后一分钱​​。这种令人感到窒息的图像,就像那位无情的债主一样,时常对别人提出要求。这种心理上的认识使人感受不到生命的气息,感觉不到生命的喜悦。只要因为一点点错误与罪过,就会使人处于难堪的境界。

         这个比喻也告诉我们,我们自己在天主前负有不可计量的罪过,而同时我们的兄弟只是对我们粗暴无礼。我们却常常认识相反:我们在天主前只是一些小过错,而别人所做的对我们却带来很大的伤害。这里并不是在讨论与计算到底承受了多少不义的事。耶稣感兴趣的是:在天主的心与人的心,在衪的爱与我们的爱之间,到底有多大的鸿沟。

         罪过并不只是简单的错误,却是破坏天人之间的盟约与爱的关系。如果门徒们被召叫,是要像天上的父一样成全(玛5:48),自然认为我们对天主的债务巨大沉重(就像不可能偿还的一万塔冷通一样)。将圣善与罪人分开的标准是具有讽刺。

         在祈祷中我们求天父宽恕我们的罪过。我们的罪过不代表我们对所欠者的所有债务,它只代表过去,也不是无限制与无止尽的。它只是我们与天主的爱分离的一个小小记号。这就是我们向天主祈求宽恕的需要。我们的祈祷「宽恕我们的罪过」,并不只是对过去的反思,也是对未来我们所犯罪的承认。

         天主对我们有什么期待呢?就是天主对我们的怜悯:天主不愿意我们与祂只是仆人与主人的关系,天主不希望我们摒住自己的气息,而愿意不厌其烦地,从各种障碍中拯救我们,也希望我们帮助衪七十个七次。我们面对天主时,要放弃各种报复的思想。「天国的子女们,要像天上的父一样,充满仁慈」(路6:36),同时明白「爱是含忍的,爱是慈祥的,爱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不作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却与真理同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格前13:4-7 )。谁明白爱的真谛,谁就会重新准备自己,改变自己,并会忘掉自己所有的一切,乐意看到自己的兄弟从罪恶中被解救出来,获得喜乐。

         今天福音的最后部分(31-35节)使人感到战兢。那个受到怜悯的负债人,并没有怜悯求他的人,主人为此感到不悦。他的行为令主人感到不安,无法容忍他的这种作为:主人召唤他,当面指责他的这种恶行,将他放到监里,直到他还清了最后一文钱,才能自由。结尾部分令每人都害怕:如果你们不各自从心里宽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要这样对待你们」(35节)。对那些无情冷酷的债主,天主也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他们吗?其实我们都误解了这个比喻的意思。这个比喻是在介绍天主准备随时随地宽恕人,只要人愿意向天主祈求宽恕。

            我们面对一个具有悲剧性的图像,这是一段叙述的历史。在耶稣时代,那些宣讲者常常用他们的宣讲内容引发听众的反应,为了让听众明白他们所宣讲的意义。福音的作者并不是在介绍天主最后做了什么,而是在介绍天主愿意今天的人该如何做。为了更好理解今天福音的意义,我们需要明白两千年前福音所用语言的环境,需要明白语言中的风俗习惯,还原其原义。如果认为今天福音中主人的态度就是在天之父的意愿,那将是对天主的亵渎与误解。

 

 

已有0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