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主的监护人」劝谕连载四
意鸣子   3天前   872

   

「救主的监护人」劝谕

论圣若瑟在基督及教会生命中的位格和使命

一九八九年八月十五日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

编译1990

    命名

12﹒行割损礼时,若瑟给婴儿取名「耶稣」。这是唯一的名字,因此名才得救恩(参宗四:12﹒)。其意义在「报喜」时就启示给若瑟:「你要给婴儿取名叫耶稣,因为他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们的罪恶中拯救出来」(参玛一:21﹒)。取名时,若瑟对耶稣宣告他自己的法定父职,说到这名字时,他宣扬婴儿的使命,是救世主。

献耶稣于圣殿

13﹒这一仪式,路加提及(参路二:22),包含头胎男孩的赎身,和影射日后耶稣十二岁时停留在圣殿的端倪。

        头胎男孩的赎身是父亲的另一义务,由若瑟来完成。在头胎身上表征盟约的子民从奴役中被赎回而归属于天主。这里也一样,耶稣——他是赎罪的真实「代价」(参格前六:20;七:23;伯前一:19﹒)——不但「完成」旧约的仪式,同时也提升它,因为他不是被赎的主体,而是救赎的真正作者。

        福音作者提到「他的父亲和他的母亲惊异关于论及他的话」(路二:23),尤其西默盎在他的赞词中向天主说的,当他言及耶稣是「你在万民之前早就准备好的救恩,为作启示异邦的光明,你子民以色列的荣耀」,是「成为反对的记号」(参路二:30﹒~34﹒)。

        逃难埃及

14﹒献于圣殿之后,福音作者路加记述「当他们按着上主的法律行完了一切,便返回了加里肋亚,他们的本城纳匝肋。孩子渐渐长大而强壮,充满智慧,天主的恩宠常在他身上」(路二:39﹒~40﹒)。

        但是按照玛窦的原文,在返回加里肋亚之前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发生,在这事件中天主圣意再度求助于若瑟。我们且看:「当他们(贤士)离去后,看,上主的天使托梦显于若瑟说:『起来,带着婴孩和他的母亲逃往埃及去,住在那里,直到我再通知你,因为黑落德即将寻找这婴孩,要杀害他』」(玛二:13﹒)。黑落德从来自东方的贤士那里听到有关「犹太人君王」的诞生(玛二:2﹒)。当贤士离去后,他就「派人将白冷及其周围境内所有两岁及两岁以下的婴儿杀死」(玛二:16﹒)。藉杀死所有的婴儿,他希望杀死他所听到的新诞生的「犹太人君王」。因此,若瑟在梦中得到警告,「星夜带着婴孩和他的母亲,退避到埃及去了,留居在那里,直到黑落德死去。这是应验了上主藉先知所说的,「我从埃及召回我的儿子」(玛二:14﹒~15﹒;参欧十一:1)。

        因此,耶稣从白冷经埃及才返回纳匝肋,正如以色列民曾经「从奴役的境况」走出埃及的途径为了旧约开始,于是若瑟,天主上智奥秘中的守护者和合作者,即使流落在外,谨慎照顾着带来新约的那一位。

        耶稣停留在圣殿

15﹒从报喜时开始,在某种意义来说,若瑟和玛利亚发现自己处于奥秘的核心,长久以来隐藏在天主上智内的奥秘,一个取得血肉的奥秘:「圣言成了血肉,并居在我们中间」(若一:14﹒)。他居在人间,在纳匝肋的圣家环境中,在加里肋亚省这小城镇里许多家庭中的一个,以色列土地上许多家庭中的一个。在那里耶稣「渐渐长大而强壮,充满智慧,天主的恩宠常在他身上」(路二:40﹒)。福音用数语总括长期的「隐藏」生活,在这期间里,耶稣为他的默西亚使命自作准备。从这「隐藏期间」中,只有一个故事记载在路加福音上:逾越节上耶路撒冷,当时耶稣只有十二岁。

        与玛利亚和若瑟一起,耶稣以年轻朝圣者参加庆节盛会。「过完了节日,他们回去的时候,孩童耶稣却留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并未发觉」(路二:43﹒)。走了一天的路程之后,他们发现他不在,遂开始「在亲戚和相识的人中」寻找他。「过了三天,他们纔在圣殿中找到了他,他坐在经师中,聆听他们,也询问他们。凡听见他的人,对他的智慧和对答,都惊奇不已」(路二:46﹒~47﹒)。玛利亚就对他说:「孩子,为什么你这样对待我们呢?看,你的父亲和我,一直痛苦的找你」(路二:48﹒)。耶稣给他们的回答是这样,「他们不明白他对他们所说的话」,他说「你们为什么寻找我呢?你们不知道我必须在我父亲那里吗?」(路二:49﹒~50﹒)。

        若瑟——玛利亚正以「你的父亲」称呼他——听到了耶稣的回答。总之,人们的说法和想法都以为:耶稣是「若瑟的儿子」(路三:23﹒)。然而,耶稣在圣殿的回答再度使他的「养父」想起十二年前那天晚上听到的:「若瑟,不要怕娶你的妻子玛利亚,因为那在她内受生的,是出于圣神」。从那时起,他知道他是天主奥秘的守护者,十二岁大的耶稣使他想起的正是这个奥秘:「我必须在我父亲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