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如何面对自己的罪?
作者:福利神父 编译:小朵
若望福音(8:1-11)中这个卖淫被抓的妇女事件,宛如一场噩梦中的场景。然而,结局却很美好。
假设你就是那个女人, “在行淫时被当场抓住”,而那些当权者将你推搡进一群人当中。这些人看到你那极度羞愧的模样,以及羞愧如何灼烧着你。他们背诵着古老的梅瑟法律:“神圣的法律规定,你犯下的罪行当被乱石砸死。”
记住,你就是那个女人,屈辱地站在那里。有一个人,大家都称祂为 “老师”。就在你被拖进来之前,祂正吸引着众人的注意力。而现在,你,这个女人,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那些指控者企图借你的耻辱来陷害这位老师,同时也让你蒙羞。他们就是出于这个目的利用你。他们质问老师,难道祂不认同你应该被乱石砸死吗?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把这个 “老师”、这个总是宣扬宽恕与爱的梦想家,给套进了陷阱里。如果祂为了你所谓的爱而替你辩护,那他就违反了梅瑟法律!如果祂不替你辩护,那祂就必须遵守律法,捡起石头砸向你。
然而,老师却俯身,心不在焉地在地上划着。人们都屏住了呼吸,指控者们则忧心忡忡。祂为什么沉默不语,又会说些什么呢?此刻,他们自己也有些紧张了。
“我的阿爸,无论你们是不是罪人,世世代代都爱着你们每一个人。”祂用了一个阿拉美语词汇来称呼 “天父”,这个词既表达了亲近,又饱含敬意,那就是 “阿爸”。阿爸总是恳求他们:“做我的子民吧。彼此相爱。我爱你们,也宽恕你们的罪过。” 但他们的座右铭是仇恨,而非爱。他们一心盼着死亡降临。
他们再次叫嚷起来:“你的答案是什么?我们是不是该依照法律,用石头砸死这个有罪的女人?” 记住,你就是那个女人,屈辱地站在那里,脸颊滚烫,泪水滑落。你的内心在恐惧中呼喊:“指控者们是对的!”
这时,老师抬起了头。他说出了一句总结了福音书以及整个四旬期意义的话。“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人群在各自的良心谴责下,悄然散去。此刻,你独自站在这位沉静的老师面前,恐惧已然消退。祂身上有种力量支撑着你,让你如履坚实之地。
“那么,他们人呢?” 祂问道,“没有人定你的罪吗?” 你回答说:“没有人,先生。” 接着,仿佛祂也在问:“你自己定自己的罪吗?” 你,这个女人,思考了许久才回答,因为这太难了。最后,你轻声说道:“我不想定自己的罪,老师。”“我也不定你的罪,” 耶稣回应道,“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这一幕本可以重塑整个世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接受自己的罪孽,以及环绕着它的宽恕,我们便能拥有和平。我们会沉浸在天主的慈悲之中,而天主一直都在那里,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留下印记。
最终,我们结结巴巴地说:“主啊,我信。求你帮助我去除我的不信。”